电话:0532-80801135   邮箱:gavin.pan@lo-scm.com

山东港口青岛港:乘势一体化发展 剑指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

栏目: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1-10-20
9月22日,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港区81泊位,2M美西航线船舶“古娜马士基”轮,作业完成,即将离泊

9月22日,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港区81泊位,2M美西航线船舶“古娜马士基”轮,作业完成,即将离泊,与此同时,83泊位的“长慈”轮将前往美国东部港口,短短几个小时,来自南方港口及香港、新加坡等国内、国外各地区的货物在这里周转,“一带一路”双节点的枢纽中心地位充分彰显。

今年以来,受益于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的更大平台、更大舞台,山东港口青岛港立足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下功夫研究集装箱发展,实现综合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特别是在航线增长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正朝着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全速进发。

航线增加历史最多 今年前八个月新增航线20条

9月7日,世界最大级别的集装箱船之一——“地中海内拉”轮靠泊山东港口青岛港QQCT码头,该轮在港装卸总量达25233标箱,创造了中国港口单船集装箱作业量最高的新纪录。9月份以来,山东港口青岛港集装箱码头始终处于满负荷作用状态,每周3艘超大型集装箱船同时在泊作业已成常态化。前8个月该码头作业2万箱大船已达96艘次。

9月14日-9月17日,山东港口青岛港携手山东港口物流集团赴上海连续走访马士基、达飞、长荣等13家船公司,积极推介一体化发展优势,与各大船公司共商合作,步履不停的背后是山东港口青岛港携手兄弟单位,以港航新合作促进集装箱业务发展,提速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建设的强烈愿望,在此次走访中,不少船公司表示,将持续在青岛港布局新航线。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2020年年底,山东港口进行“十四五”规划编制调研时,对作为发展“龙头”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提出了“四个下功夫”的发展要求,其中包括下功夫研究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建设,在这一进程中,集装箱货种发展是关键,而航线又是重中之重。

一方面,作为北方最大外贸口岸,山东港口青岛港在应对全球货物流动与“一带一路”市场新变化方面持续发力,依托日韩及东南亚航线优势,持续扩大欧美远洋干线与日韩、东南亚等近洋航线互为中转的格局,并深度融入山东港口一体化发展格局,与各兄弟港口、板块集团汇聚合力,持续扩展内支线,形成以青岛港为中心、连通山东省内各港口的六大内支线网络,实现天天班海上巴士运行,今年1-8月份,内支线中转箱量同比增长15%,有效提升了集装箱业务整体竞争实力。

另一方面,聚焦“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山东港口青岛港依托一体化带来协同发展优势,发力内贸发展和北方进口生活消费品分拨中心,打造生活消费品快线,吸引更多优质航线布局。

今年前8个月,山东港口青岛港新增集装箱航线20条,增速达到历史新高,航线数量和密度稳居中国北方港口首位,新增航线的船公司包括达飞、万海、高丽、以星、长荣、东方海外等,充分体现各大船公司对于山东港口青岛港枢纽地位的认可。

知名船公司增航线扩舱容

全速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

今年以来,山东港口青岛港乘势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全力应对国际航运业变化,持续提升港口综合服务能力,朝着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全速进发。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市场的旺盛需求,多家船公司都在青岛港组合运营东南亚快航航线,将山东及沿黄流域地区的衣服鞋帽、机电产品、生活用品等运往各国。面对持续火爆的海运市场,山东港口青岛港以“四项承诺、八项保障”为基础,不断提升服务能级和服务效率,吸引了地中海、马士基、达飞等全球知名船公司频频调遣超级巨轮来港作业。

“海向,增航线、扩舱容、拓中转。”在山东港口青岛港集装箱发展路径中,增航线与扩舱容都是重要方向。当下,“只有旺季和超级旺季”成为今年国际海运市场的新现象,火爆的海运市场上“一舱难求”、“一箱难求”现象频繁发生,在此背景之下,船舶大型化愈发成为趋势。

市场发展趋势成为山东港口青岛港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建设的重要契机。前8个月,青岛对前三大贸易市场东盟、欧盟和美国分别进出口859.7亿元、660.1亿元和625.2亿元,分别增长61.8%、24.8%和39.4%。外贸进出口流向与增开的航线相吻合,外贸航线中多达7条为东南亚线,3条为俄罗斯远东线,其余包括欧洲线、韩国线、美东线、美西线和印巴线等。山东及沿黄流域地区的不断发展,促使港口巩固枢纽港地位。

同时,应市场需求,船公司纷纷换大船、提升运力,此前,长荣海运首艘24000TEU级A型船“长范”轮首航选择了山东港口青岛港,首航后,投入到欧洲精品航线。山东港口青岛港QQCT副总经理张军介绍,“从目前航运市场情况看,还会有船公司更换大船,同时,针对今年航运市场高需求增长局面出现的特色航线,比如阿里巴巴的无忧快航、中远海运开辟的欧洲美东钟摆航线以及其他大型航运公司、货运公司自己租船开辟临时航线都对青岛港是一种机遇。”

据了解,当前山东港口青岛港集装箱码头生产基本处于高增长作业状态,每周3艘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同时在泊作业已成常态化,前8个月仅QQCT作业2万箱大船已达96艘次。受益于山东港口一体化发展的更大平台、更大舞台,2021年青岛港不断上大船、开新线,2万标准箱的集装箱船舶实现常态化靠离。

集装箱作业效率最高

自动化码头以52.1自然箱/小时

第七次刷新由自己创造的世界纪录

8月19日,在山东港口青岛港董家口港区D1泊位,“猎户星”轮静静依偎在码头,随着远程操作员下达自动作业“一键启动”后,码头边卸船机进入自动作业模式,开始稳稳地抓取物料,物料经过皮带流程达到后方堆场后,后方堆场的堆取料机开始自动堆料作业……这是山东港口青岛港卸船机自动化作业功能实现后,展现出的一幅行云流水、衔接顺畅的卸船自动化作业流程图。今年,通过连续不断地研究、调试,山东港口青岛港在全国沿海港口率先实现卸船机自动化作业。

除了对传统码头硬件设施进行改造,山东港口青岛港还不断对码头操作系统进行数字化升级,自主研发实施了新一代集装箱码头、干散货码头、件杂货码头生产管理系统,促进海关、码头、查验区、代理等多方信息交互,创新应用智能化无人闸口预约提箱、身份证提箱等模式创新,上线“水水中转”平台等,通关业务办理时间从原来的1.5天缩短到5分钟,青岛口岸平均提箱用时缩短20%,降低翻倒率40%以上。

机遇面前,也倒逼山东港口青岛港不断提升服务能级和服务效率,山东港口青岛港秉持山东港口“三个满意”“三个更加”服务理念,严格落实集装箱班轮“四项承诺、八项保障”服务要求,充分发挥“大码头、大堆场、大设备”操作服务优势,全力为船公司提供最优质服务,以更具竞争力的实力实现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建设。

8月24日,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以52.1自然箱/小时第七次刷新由自己创造的世界纪录,并越来越受到船公司青睐,依托自动化码头创新优势,传统集装箱码头加快自动化改造,通过改造升级的半自动化桥吊等,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更保证了整个作业路的高效顺畅。

除了在码头操作环节下足功夫,通过与海关、海事等强化对接,联合进行业务模式创新对整体口岸通过效率带来极大提升,譬如在疫情常态化情况下,携手海关优化检测流程,进一步缩短测温、核酸检测时间(每艘次比原来缩短3-5小时);“区关港联合研究中心”推出7*24小时查验模式,为客户提供极大便利;2020年青岛港在全球首创“套泊热接”作业模式愈加成熟,今年1-8月份,操作套泊热接船舶286组,为船舶进出港节约时间379.94小时。

要发展就要高质量发展

青岛港智慧绿色港建设按下“快进键”

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港区码头前沿,19号桥吊正在紧张有序地生产作业;与此同时,在高40米的机房顶部,56块共计92平方米的光伏发电板正在源源不断地吸收光能,为岸桥的空调、风机等设施提供辅助电能。

“机房上平铺的就是我们的光伏发电系统。这套装置年发电量在18000度左右,年均节省电费近3万元呢!”桥吊机组长柳广良告诉记者,仅这一套光伏发电系统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7吨,节约标准煤7吨,相当于种植700棵树。

青岛港致力于打造绿色港口,早在2016年就荣获了国家“绿色港口”荣誉称号。现如今,随着“双碳”概念的推出,实现高效节能、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港口,已成为山东港口青岛港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了逐步实现脱碳目标,山东港口青岛港首先从顶层规划设计入手,编制集团《“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碳达峰、碳中和”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降碳达峰时间节点、实施路径,梳理重点任务清单,定期调度推进,全力推动港口脱碳。

另一方面,青岛港积极开展港区现状分析,转变能源结构,充分挖掘光伏发电潜力,引进光伏、风电等新能源技术,研究推进仓库、雨棚屋顶光伏改造,推广安装光伏发电设备,全港光伏年发电量达到100万千瓦时,在开展能源转型和清洁能源利用上下足功夫。

在青岛港的大力优化下,港口能源结构去碳化特征日益显著,风电、光伏等非化石能源占发电总量的比重不断提升,从根源上直接为碳排放做“减法”,也为实现港口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快打造国际领先智慧绿色港奠定了基础。

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是山东加快推进海洋强省建设的必然路径,也是港口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抓手。在交通强国建设中,山东省是第一批试点省份,而山东港口是智慧港口的唯一试点单位。山东港口青岛港作为龙头,面对新时代对港口发展提出新要求,积极抢抓机遇,以实际行动按下加快智慧绿色港口建设“快进键”,在智慧绿色港口建设中高昂“龙头”。港口整合不仅是握指成拳,要出拳更是出拳有力。目前,青岛港已经成立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专班,专门研究枢纽中心所具备的要素和发力方向,乘势一体化发展,青岛港剑指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